河南中学教师资格考试笔试试题及答案(6)
- 时间:
- 2020-07-29 14:36:43
- 作者:
- 余老师
- 阅读:
- 来源:
- 河南教师资格证考试




1.教师节那天,李老师一进教室就看见桌子上放着孩子们送自己的礼物,有包装精美的鲜花和音乐卡等,李老师特意拿起一张贺卡,笑着对大家说:“这张贺卡真漂亮,是小朋友自己做的吧,老师最喜欢这样的礼物。”该做法表明李老师( )。
A.偏爱袒护幼儿
B.不尊重大部分幼儿
C.自觉抵制不良风气
D.能维护幼儿的权益
2.《中小学职业道德规范》中提出的“终身学习”是教师职业的( )。
A.基本要求
B.内在要求
C.师德灵魂
D.专业要求
3.临近六一,高高兴兴地去接孩子放学,李女士却撞见孩子遭老师呵斥而流泪的场景。另一位家长的“善意提醒”让她恍然大悟:“一定要给老师送礼!如果不送,你的孩子就会遭冷遇,这是行规。”面对这样的行规,下列教师行为不正确的是( )。
A.教师应做到为人师表,廉洁从教
B.理解家长的一片苦心,讲清其中利弊关系
C.抵制各种诱惑,和家长保持健康的教养关系
D.中国向来是礼仪之邦,可以接受家长送的礼物
4.赵明非常害怕狗,教师依次让他选看狗的照片,与他谈论狗,让他远远观看关在笼子里的狗,让他靠近笼中的狗,最后让他摸小狗,抱起小狗,消除了其对狗的恐惧反应,这种改变行为的方法是( )。
A.行为塑造法
B.系统脱敏法
C.代币法
D.模仿法
5.学生的偷窃、欺骗等行为属于( )。
A.发育过程中的问题行为
B.情绪冲动
C.性格障碍
D.品德性问题行为
6.为防止考试焦虑症发生,学校咨询员提前对这些学生集体指导、讲授自我放松缓解紧张的方法属于( )。
A.早期干预
B.缺陷矫正
C.发展指导
D.问题预防
7.俗语说“人心不同,各如其面”,说明了儿童身心发展具有( )。
A.顺序性
B.不平衡性
C.阶段性
D.个别差异性
8.向儿童进行教育时必须遵循具体到抽象、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由低级到高级等顺序,逐渐的前进,不能揠苗助长,向儿童进行教育要遵循个体发展的( )规律。
A.顺序性
B.不平衡性
C.阶段性
D.个别差异性
9.在人的身心发展中居于主导地位、起主导作用的是( )。
A.遗传
B.环境
C.学校教育
D.主观能动性
10.韩愈提出“以身立教”,这样的教师才会“其身亡而其教存”。这体现了教师职业道德中的( )。
A.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B.师爱
C.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D.职业信念
1.【答案】C。材料中教师的行为体现了廉洁从教,通过微笑表示自己对于礼物的倾向性,坚守高尚情操,发扬奉献精神,自觉抵制社会不良风气影响。不利用职责之便牟取私利。
2.【答案】D。《中小学职业道德规范》中提到的“爱岗敬业”是基本要求,“为人师表”是内在要求,“关爱学生”是师德的灵魂。“终身学习”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因此是专业要求。
3.【答案】D。廉洁从教要求教师坚守高尚情操,发扬奉献精神,自觉抵制社会不良风气影响。不利用职责之便谋取私利。但学生自己制作的小贺卡是可以收取的。
4.【答案】B。系统脱敏是指当某些人对某事物、某环境产生敏感反应(害怕、焦虑、不安)时,我们可以在当事人身上发展起一种不相容的反应使其对本来可以引起敏感反应的事物不再产生敏感反应。题干中教师清除赵明对狗的恐慌反应的方法就属于系统脱敏法。故本选B。
5.【答案】D。品徳性问题行为主要指由品德问题引起的不良行为,主要表现有:逃学、离家、偷窃、施暴、恐吓、勒索、抽烟和吸毒。
6.【答案】D。早期干预:面向少数学生进行,他们可能已经出现某种程度的心理和行为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的帮助,就可能演变为严重的障碍。早期干预就是指在问题出现初期给学生以帮助。缺陷矫正:对于极少数长期处于恶劣环境下已经积累产生了严重的心理和行为障碍的学生,需要进行系统的矫正。发展指导面向全体学生进行。学生在不同的时期,面临不同的适应和发展的任务,可能会出现一些普遍性的问题。在此之前,我们就应该开展必要的指导活动,帮助学生成功完成心理——社会发展任务。问题预防:对于部分学生群体来说,目前并没有明显的题,但是某些心理素质比较薄弱的学生,有可能在一定环境条件下出现何题。问题预防就是指在可能的问题发生之前,主动开展各种形式的工作,提高学生将来应付问题的能力。
7.【答案】D。“人心不同,各如其面”体现的是人与人之间是有差异的,所以体现的是个别差异性。
8.【答案】A。人身心发展的顺序性是指人的身心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量变到质变的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对于教育者的启示是应按身心发展的顺序施教,做到循序渐进。
9.【答案】C。在影响个体发展因素中,起主导作用的是学校教育。
10.【答案】C。本题所指的是教师职业道德中的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为人师表是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
以上是关于河南中学教师资格考试笔试试题及答案(6)的简要介绍,想获取更多关于河南教师资格证的相关资讯,如河南教师资格笔试试题、资格面试、考试公告、网上报名、报名时间、考试时间、报考条件等,敬请关注河南教师资格网(www.hnjszgw.cn/)
免费领取教资笔试/面试/普通话备考资料> >